歐洲、烏克蘭、和俄羅斯

歐盟,因為許多不同利益分裂著,將在烏克蘭和俄羅斯方面保持做出反應的態度,但不會主動做出行動。北約將繼續在波蘭、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輪流軍隊,而除非有什麼料想不到的事件 (像是去年的馬航MH17),歐盟不太可能與莫斯科提升緊張度。他將在上半年維持經濟制裁,但讓部分在年中過期,如果俄羅斯顯示願意合作。

當德國對於俄羅斯在烏克蘭方面保持強硬態度,雙方將優先開放溝通。對柏林來說,踏出第一步降級緊張是莫斯科的責任。俄羅斯很有可能首先行動,授於德國讓制裁過期需要的政治空間。同時,德國將支持不同模式提共援助於烏克蘭,也施迫壓力於實行改革。

 

歐元區的趨勢

2015年,這貨幣聯盟要面對四大問題: 經濟停滯、高度失業率、低迷通貨膨脹、和大量債務。這將引起許多激烈爭論如何應付問題,但各個成員國不同的利益,和歐洲央行制造的人工平靜,將破壞歐盟面對問題的努力。

推廣更多經濟刺激的國家 (法國、義大利) ,和強調經濟改革的國家 (德國) 的辯論將持續。法國和義大利將持續推動更多普遍歐盟的投資,和德國的參與。但德國國內的約束將現制他行動的能力。零赤字的政策很受德國選民歡迎,而政權的保守部分和歐洲懷疑主義的反對派施壓於政府避免為歐元區其他國家讓步。

不過,德國極有可能忍受歐元區內不履行債務和虧損承諾的國家。在今年的第一季,法國和義大利將實行緩和的經濟改革,針對於部分的經濟自由化。當第一季結束,歐盟將評估這些行動,並決定不對法國和義大利採取制裁。

這將有兩個效果。首先巴黎和羅馬將緩慢經濟改革,好避免社會動盪的升級,和防止自己國內的中左翼政府分裂擴大。另外,這些政府將逐漸失去效力,而社會不滿將保持高昂。舒緩財政整頓的的行動或許發生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都將在2015執行大選。德國和歐盟也不會實行對兩國有意義的懲罰。

除了「刺激或改革」的辯論外,歐洲也將激烈討論歐洲央行在打擊通貨緊縮和推廣經濟成長扮演的角色。在2014年,歐洲央行實施了一系列具有爭議的措施,包括負利率、給銀行的便宜貸款、資產購買計劃。今年,歐洲央行將需要決定是否要執行大規模的主權債務,也就是所謂的量化寬鬆。

歐洲央行購買歐元區國家主權債務的量化寬鬆將面臨德國政府的反對。德國認為如此的措施會導致那些國家不實施改革。不同中央銀行都也將反對。如此,歐洲央行將盡可能的延遲做決定,並在同時評估當今的政策是否有效。歐洲央行或許試用別種債務購買方法,譬如允許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購買,好讓他們承擔風險。他也可以限制頂級信用評等國家的購買,好減輕德國的反抗。就算量化寬鬆被採取了,我認為在解決歐洲結構問題和政治危機的上,將不大有效果。

事實上,歐元區就像是在夢遊邁向新的金融危機。沖天的主權債劵收益率或許在今年搖醒歐元區。2014年十二月,標準普爾給於義大利主權債務只比投機級高一等而已,主要因為國家的政治不安和缺乏改革。希臘和西班牙的左翼政派都承諾要重新談判國家的債務。義大利的評級如果再下跌,或希臘和西班牙如果做出強硬的要求,金融不安也許回到歐元區。這將削弱德國的抗拒。

歐元區也在等待歐洲法院對於歐洲央行購買債劵是否合法的判決。法院可能添加幾個條件,但極有可能判為合法,讓量化寬鬆更少理由不被採取。量化寬鬆不是能解決一切的配方。他能幫歐元區多拖延一點時間,但無法完全解決聯盟的基本性問題。

 

提升的歐洲懷疑主義

金融危機過了六年,反歐盟的抗議黨已強化到能夠進入政府。2015將是不同主流黨結盟保持執政權的一年。許多歐盟成員像英國、西班牙、葡萄牙、芬蘭、波蘭、希臘、丹麥、和愛沙尼亞都將在2015執行大選。大部分的這些國家都有黨派反對歐盟,並將有良好的表現。

在英國,選舉將帶領到分裂的國會和困難的結盟討論。選舉制度將防止英國獨立黨獲得相當數量的席位。主流的黨派將還是保留執政權,但必須透過協論合併政府,讓第二次選舉有可能。英國選舉制度將授批評,但改革在2015完成不太可能。

不管誰贏大選,倫敦都將跟歐盟要求特權增強國家議會。歐盟會答應討論幾個英國的要求,但我不認為歐盟會接受任何涉及條約跟改的措施。英國也會採用更多移民控制。

西班牙的情況會更引人注目,當Podemos黨將了結一直以來的兩黨制度。本來無法想像的中右和中左翼主流黨的親密合作,在2015變的極有可能。一個政治「大聯盟」已不能被排除。

在希臘,大選無法結束國家的政治不安。甚至相反的,大選將以分裂的政府和辛苦的合作談論結束。希臘的新政府將是薄弱的。無論誰執政,希臘都會要求貸款方舒緩緊縮措施。歐盟很有可能在緩慢經濟改革上與希臘達成協議,但歐盟不會接受重新討論債務。當希臘的政治情況來如此不穩,我不認為他會在2015年退出歐元區。

 

政治磨擦和中東歐的能源選項

羅馬尼亞很有可能面對政治磨擦,但這不會影響他的外交政策,他仍然對與歐盟和美國聯盟感興趣。北約在羅馬尼亞的導彈防衛系統將在今年佈置。羅馬尼亞將試圖在能源方面吸引投資,好減低對能源進口的依賴。

類似的事情也將發生在波蘭。波蘭將試圖與華盛頓保持親密關係,好購買武器和軍事保護。

對於中東歐國家,多元化和保護能源供應是2015的關鍵。今年將是該地區討論不同液化天然氣計劃的一年。或許有些將實現,但大部分將停留在討論階段。

 

arrow
arrow

    風痕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