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西方的持續競爭

烏克蘭危機和隨後俄羅斯與西方的對峙,是基於地緣政治的兩個必須性。第一是俄羅斯在前蘇聯地區保持緩衝地的必需性。他透過緩衝地才能感覺安全,並投射力量。第二是美國防止某個霸權在歐亞大陸崛起的必需性。

2015年,俄羅斯與西方的緊張會維持,但舒緩。俄羅斯處在劣勢開始新年。莫斯科如今任何的軍事行動,都有可能引發西方大規模的回應。因為俄羅斯逐漸脆弱的經濟,總統普丁不只要擔心經濟的生存更要擔心政府裡的安穩,當他在前蘇聯地區做出任何保護俄羅斯利益的決定。也所以我覺得俄羅斯會避免在烏克蘭做出重大的軍事行動,寧願將衝突在東烏克蘭凍結,讓分裂份子有潛力與剩下的國家恢復經濟和政治聯繫。俄羅斯也一樣會避免在摩爾多瓦和喬治亞利用大規模軍事消減親西方的政權,但持續利用反對團體和示威在這些地區保持壓力。

在同時,西方將盡力避免採取可能推俄羅斯(擁有強大核武能力) 到懸崖的行動。歐洲不會想看到俄羅斯瓦解,當這很有可能影響到自己的經濟和安全立場。除非哪一方做出重大的失算,歐洲不太可能對俄羅斯增加有意義的制裁。歐盟當今的制裁將在年底到期,而想要延長必須得到各個28成員國的同意。舒緩比延長或加強的可能性高出許多。俄羅斯將仔細觀察,並在態度上做出適當調整,好確保足夠的歐洲支持停止制裁,就算較強硬的國家,像波蘭或波羅的海國家們,將支持維持制裁。

在國防部分,北約不太可能推進中東歐,除了一些演習,和當初的導彈佈置計劃。烏克蘭、摩爾多瓦、和喬治亞不會被允許加入這軍事組織,但美國卻可以提供雙向的國防支援,包括武器銷售。美國也有佈置戰略武器系統(長距離導彈、核武) 的選項,漠視冷戰時期的條約,但歐洲不太可能同意如此的佈置。

 

俄羅斯在經濟和政治的掙扎

經濟制裁只不過是俄羅斯困境的一部分。低迷油價,加上與西方緊張關係對國家投資環境的 影響,讓俄羅斯經濟成為莫斯科2015最大的挑戰,也為政府添加社會和政治壓力。撇開市場恐慌,俄羅斯經濟將在今年繼續退化,但不會到1998年危機的程度。

俄羅斯經濟很有可能在2015正式進入衰敗地帶,當通貨膨脹高達兩位數,投資保持低迷,而資本外逃卻很高。油價下降也將讓盧布繼續貶值。主要的俄羅斯企業在獲得信貸方面將有限,而面臨增高的債務。

根據俄羅斯基於油價一桶$80的預算,俄羅斯也許面對財政危機,除非他大幅削減開支,和利用大量的儲備。俄羅斯在2014十二月擁有將近4000億美金的儲備,但決定如何利用將在在政府裡製造磨擦。俄羅斯必須優先授於具有戰略性的企業 (Rosneft, Novatek, VTB Bank, Sberbank) 金融援助。公共開支將是管理社會代價的關鍵,像是補貼油價或限制食品價格。經濟情況很有可能引起抗議,但政府應該不會有困難管理動盪。

俄羅斯的國防開支將適中的提高,但大部分的軍備計劃將延到2015後。這將允許莫斯科維持軍事存在,並在前蘇聯地區投射力量。但長期的軍事更修將被推遲。

在困境中,政府裡的分裂將慢慢增加,當有許多不同意見如何應對危機。衰退的經濟也代表莫斯科的菁英圈子沒那麼多錢從自己的黨派或企業拿。總統普丁將面對許多大亨的壓力,當他們的財富大幅下降。政府將然而專注於能源公司和銀行。不同菁英的競爭將逼迫普丁花更多時間在仲裁上,但也造成不同派系專注於互相,而不在總統上,讓他專心管理政權的挑戰。

 

烏克蘭的內部挑戰

就像俄羅斯,烏克蘭也將面對經濟挑戰。當GDP2014降低7.5%,加上東邊的分裂運動,烏克蘭在極大的財政壓力下邁進2015年。但外來資源應該足夠讓他繼續運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承諾提供金融支助,如果實行緊縮措施,像是減低補貼和政府開支,而這將引起不滿。烏克蘭的脆弱經濟和不穩的政治狀態,將允許俄羅斯在能源、貿易、和國防方面發揮影響力,雖說他應該還是能夠保持他偏像西方的計劃。

烏克蘭在國安方面將面臨不少挑戰,當極右團體利用示威施壓於政府。在另一方面,俄羅斯支持的團體極有可能實行恐怖模式的攻擊,但有效性還待觀察。

在能源方面,烏克蘭和俄羅斯在2014末期達成的天然氣進口協議,將至少在2015初期不受干擾,以不讓烏克蘭在冬天缺乏能源。但像去年一樣,定期的截止或許發生,當雙方試圖在天然氣價格和運輸方面達成長期的協議。大規模針對歐洲的能源斷絕在2015不太可能。

在外交方面,烏克蘭會採取試圖加入歐盟的行動,並尋求與北約和北約成員國的軍事合作。但頒發給烏克蘭歐盟或北約會籍不會被考慮。凍僵的衝突將持續在東烏克蘭進行,但烏克蘭不會尋求重新控制克里米亞。

 

烏克蘭危機的區域影響

俄羅斯和西方在烏克蘭對峙的影響將持續牽動遷蘇聯地區。盡管烏克蘭、摩爾多瓦、和喬治亞試圖靠近西方,俄羅斯在一月一號與哈薩克、白俄羅斯、和亞美尼推出了「歐亞聯盟」。這將幫助俄羅斯與這些國家綜合經濟和國安。但歐亞聯盟成員因為依賴俄羅斯經濟、而感受到俄羅斯經濟衰弱的負面影響。經濟弱勢將提高抗議和動盪的可能性。白俄羅斯會尋求與歐洲擁有更親密的經濟關係,但依然與俄羅斯保持強穩的軍事關係。

波羅的海國家會積極尋找俄羅斯外的能源,利用區域的管道系統,和立陶宛的液化天然氣。尋求多點能源獨力將授於他們一點針對俄羅斯的政治空間。北約將守護承諾執行軍事演習,但不會增加數量。支持俄羅斯的示威將是各個波羅的海政權的擔憂,但真正演變成危機不太可能。

喬治亞將面臨提高的政治不安,當執政黨經歷更嚴重的內鬥,但到不至於影響國家親近歐盟的意向。當俄羅斯較專注於內部和經濟問題,他比較不會干涉該地區。亞塞拜然會增強軍事活動,試圖改變與亞美尼亞衝突的情況。雖然提高的敵意是可預測的,包括鄰國的大規模戰爭不太可能。

在過去幾年,緊張性的提高是中亞地區的共同點。塔吉克和吉爾吉斯都在近幾年經歷政治和國安動盪。或許最重要的是在2015將執行大選的烏茲別克,當一個不穩的繼承程序正在進行。這三個國家都將面臨壓力,當在俄羅斯打拼的親朋好友寄回來的錢減少。另一個不安因素是美國逐漸離開阿富汗,而導致激進份子的回歸可能性。

在能源方面,尋找南方運輸計劃的代替,將是俄羅斯和歐洲的優先,當他們想迴避烏克蘭運輸路線。俄羅斯將與土耳其打造更親密的能源關係。歐洲將試圖說服亞塞拜和土庫曼加入南方運輸路線的計劃,但因為顧及俄羅斯的利益,而不太可能參與。

 

arrow
arrow

    風痕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