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英國在星期四將舉行大選。選舉可以刺激一個國家,但在多數情況下造成的影響不大。可是以英國來說,這次選舉將比平常重要一點。不管是保守黨還是工黨獲勝都將具有影響力,雖不大。為何這次選舉有意義,是因為前一陣子百分之四十五的蘇格蘭公眾投票離開英國。許多專家看待這不過為一個微小的獨特事件。但對於一個單純觀眾的我,百分之四十五的蘇格蘭願意脫離是個不同尋常的事件。

這次選舉重要因為UKIP (英國獨立黨) 參與著,而民調顯示他將大約獲得12%的票,並將獲得少數的國會席位。這是基於英國選舉制度的一個屬性: 席位比票數重要。UKIP的潛力似乎沒什麼意義。但這黨派代表了在英國一個與其餘歐洲大同小異的運動。他也為英國戰略方針製造出一個或許重要的新維度。UKIP主要的票源是保守黨的過去支持者。這表示現任總理卡麥隆或許輸掉大選。這對於英國的戰略立場這不會改變什麼。UKIP和蘇格蘭的票數或許會。

 

UKIP和蘇格蘭因素

UKIP反歐盟也反移民。在實際的行動上和思想上,他反對英國與歐盟的一體化。UKIP看待歐盟為削弱英國經濟和主權,並認為英國主權為思想的必須。他認為英國文化是英國主權的主要特徵,並在這意義上看待新移民為威脅。

英國是個歐洲國家。他的國家認同出自於一個共享的歷史、語言、和文化。他是個歐洲國籍。要成為一個本質在於與生俱有的東西不是簡單的。相較下,歐洲民族主義與美國民族主義是完全不同的。美國認同是建設在適應不斷改變的文化。

歐洲民族主義同時綑綁又拒絕。他綁住擁有共同文化遺產的在一起。他拒絕,刻意或不刻意,不相同的人。這是為何蘇格蘭選舉如此的重要。過了三百年,百分之四十五的蘇格蘭人依然願意看待蘇格蘭為獨立國家,而這主要是基於在對於國家認同的差異。

英國大選代表了歐洲的現狀。當今關於歐盟有個很大的矛盾,而反歐洲黨派的崛起,雖然沒到能奪取執政的程度,卻依然影響著系統。我們從卡麥隆承諾針對英國歐盟會員方面執行公投看出這一點。因為當今對於伊斯蘭恐怖主義的恐懼和東歐移民就業低工資的工作,反移民的心情也存在。某些早在幾百年前認為解決的國籍問題又透過民族主義運動的崛起出現。他從其他運動提取動力,並變成出乎意料的強大。

英國,在其低調的方式,指出了歐洲根本性的不同趨勢。第一,主流黨派,無論正式思想是什麼,多多少少都致力於歐盟的想法。第二,新崛起致力於獨立的黨派,宣揚不聽命於歐盟和必須維護國家認同的基礎。這基礎削弱著英國的團結力,當國家的一重要部分擁有獨立的想法。

這一切都擁有地緣政治後果。這不是關於英國是否會失去或取得一個帝國。他早失去了那地位,並不會在任何近期內重新變回一個。但英國是個擁有戰略性的國家,部分因為他的地理和部分他的力量。發生於他的事情對於世界比對於某些國家重要。讓我們來以地緣政治立場而不是國內黨派思考英國情況。

 

英國的地緣政治必需性

不列顛戰略來自英格蘭戰略。主要的英格蘭戰略必需性是維持大不列顛島的統一,或至少預防外國力量設立針對英格蘭的基地。這代表了統治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的合併。失去蘇格蘭或威爾士打開了敵對勢力在北方發展的可能性。

第二必需性是預防敵對海軍找到靠近英格蘭的安全碼頭。這導致英格蘭統治愛爾蘭、英吉利海峽南岸、和挪威海岸。

第三必需性是稱霸海洋到一個足夠能建設帝國,不依賴歐洲半島提供安全和經濟發展的程度。

一直到世界二戰,英國成功滿足這些必需性。當然,他後來失去了第三和第二個。蘇格蘭脫離的威脅,雖然遙遠,後果也不一定是想像中的混亂,依舊為英國製造出根本性的危險。

英國是中上等力量。他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擁有世界第十九高人均收入,和擁有能跨洲部屬的軍隊。我說中上等力量是因為美國與他國的實力相差之大,任何他國以下的都是中上等力量。重點是他是顯著的該地區大國,但單獨本身不俱備決定性。

看他的歷史,他從來不是一個能把自己強迫於歐洲大陸或他許多殖民地的力量。英國戰略較微妙,並基於兩點。第一是海洋的稱霸。這允許他控制他國的全球影響力,隨時能封鎖他們。這也允許他們幾乎不受阻擾的運輸士兵和產物。第二是利用海軍力量和陸地上有限的影響力維持不只在歐洲,但也在印度和其他殖民地的力量均衡。

英國已不是曾經是過的海上霸權。美國取代了那角色。他也無法影響歐洲大陸上的力量平衡。但他了解保護主權,維持迴轉餘地、並避免被更大力量吞掉是國家利益的根本,就像至少要保持大不列顛島的統一一樣。

英國無法強迫他國平衡互相,但能採取平衡自己的姿勢。以某些方面來說,英國依然在執行力量平衡戰略,當他試圖在美國和歐盟之間尋找平衡點。對英國,讓利益完全歸併一方是很大的危險,當他的利益也許被無視或傷害。拒絕從屬於任何一方讓他保護自己行動的自由。

這當然有個代價。與歐盟維持交情的代價就是必需在某程度上參與他的不同機構。與美國維持交情的代價就是必需準備好調整政治軍事立場遷就美國。英國需要試圖製造出歐洲對英國的依賴,就算只是心理上。他必須涉及美國的戰爭,就算這不直接影響英國的利益,因為這製造出美國對英國的依賴 (政治支援多於軍事貢獻)。當歐洲半島多處或許反對美國行動,英國的參加分裂歐洲,並替美國爭取政治行動的空間。

以許多方面,這比英格蘭在歐洲和印度的勢力平衡戰略簡單許多。這不過是英國管理自己的立場。當歐洲衰弱,英國偏向美國。當美國往內封閉自己,英國偏向歐洲。但這不是單純的偏一邊或另一邊,而是個複雜的模式,而最理想的是沒人知道他們在打算什麼。

 

倫敦戰略的問題

但這戰略也有很大的危險。他是建設在英國統一,並英國國家認同共享相同利益的前提上。兩個政治力量無可避免的從這戰略崛起。當歐洲衰弱,不了解英國戰略複雜性的反歐洲運動出現。UKIP要獨立於歐洲,卻不了解英國獨立只能透過經營多層次的交情來維持。獨立不是透過封鎖英國現實的某一邊勢力,而是遷就每一個。UKIP對於管理與歐洲的關係是有用的,但危險一直是是太單純的立場會壓倒英國管理他的能力。這尤其適合描述英國的主流黨派,當像歐洲他處一樣,無法明白說出他們遵循的戰略。

另一危險關係到國家認同。幾百年來,英國的國家認同發展了出來。這團結也讓英國帝國成為可能的。但這帝國已解散了五十多年,而像許多其他歐洲國家,英國表面下的現實逐漸曝露出來。英國是不同民族形成的,而尤其蘇格蘭人維持了自己的認同。他們或許沒到像愛爾蘭如此的強烈,但依然是保留住了。自1918年開始的變化,從歐洲不同帝國強權的垮台到蘇聯崩解,現在還沒結束。

當英國為國家利益行動,他必須解決他國家的定義是什麼的問題。在普遍歐洲,國家的定義逐漸極端化。每個不同的族群都有自決的權力。當英國行動,問題將在於是否為整個英國利益行動,或只為英格蘭。蘇格蘭民族黨不是對每個問題擁有明確的答案。他擁有的是一個道德立場: 蘇格蘭人應當優先蘇格蘭國家利益,並與英格蘭的合作是基於自願,而不是強迫性的合併。

將來到的大選的主角除了主流黨派以外,就是UKIP和蘇格蘭民族黨。最重要的問題是英國如何定義,和他在世界裡的位置。UKIP提出的問題是與歐洲和美國的交情是否維護國家利益還是危害他? 蘇格蘭人提出的問題是英國這國家是否真正存在,和一體化是否真正支持蘇格蘭利益。

雙方都深深的影響了英國定位於歐洲和美國之間的能力。一方質疑歐洲的價值,另一方質疑英國本身自己。以制度來說,主流黨派無法把UKIP和蘇格蘭民族黨當回事。兩邊的立場如此的在英國戰略文化框架之外,他們似乎是瘋狂的。但他們正挑戰著英國戰略文化的基本。我們不能假設他們在較遙遠的時間段不會贏。UKIP或許單純,但單純也有好處。至於蘇格蘭民族黨,在大英帝國解散的幾十年後,他們問著自己身為英國人是什麼,而他們又為何要關心? 羅馬失去帝國地位後掙扎於保持統一。英國自1945年的戲劇依然還沒完全結束。

 

arrow
arrow

    風痕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